文学馆 > 汉女慈禧传 > 第一百零四章 栽赃陷害

第一百零四章 栽赃陷害


十余天之后,陕甘各地陆续开始由官府调粮向贫民平粜,粮价回落不少,一触即发的民怨,似乎缓解了不少。同时,林则徐向清廷连上《被旱各属分别缓征折》《咸宁等十二州县应征粮石展限奏销折》,请求朝廷缓征钱、粮。

        清道光二十六年二月,陕西西安府,午间天色还是灰暗,寒风依然凛冽,西安府城东门外,数千名衣衫褴褛的百姓早早的结成数条长队,等候在官府开设的粥铺前,十余口大锅架在大支架上烧煮着,锅内浓浓的粟米粥已经冒出了阵阵清香,直看得饥肠辘辘的人们直咽口水,腹鸣之声此起彼伏,说话声、嚷骂声四起,人群中乱哄哄的。

        粥铺前百余名官差大声呼喝,弹压着百姓,一名身着青金石顶戴,八蟒五爪袍子胸口雪雁补服的官员站朝前来,大声说道:“各位乡亲,大家静一静,大家静一静。”

        众官差一起出口呼喝,人群中倒是慢慢安静了下来,那官员朗声说道:“本官乃是今日粥铺的放粮官,陕西督粮道张集馨,大家都排好队,不要挤,人人都有份。我们现在开锅发粥。”

        十余名官差一起揭开大锅,各往锅内插了一根长竹筷,张集馨指着大锅说道:“各位乡亲看仔细了,插筷不到,粥米稠厚,我们发粥。”

        数千名百姓一传十、十传百,听了这话,一起欢喜的吆喝起来,或敲击手中的破瓦碟子,都是称赞张集馨是个好官。

        张集馨松了松官服的衣领,看着百姓们依次顺序接着粟米粥,无人插队轰挤,很是满意,再看各发粥官差,都是足额的按大锅勺子漫漫的一勺子,分发给每一个百姓,也是满意的点点头。

        但看这些淳朴的百姓,衣裳褴褛,携儿带女的,甚是可怜。张集馨看着不禁暗想,百姓虽然赤贫,但却尚有粥喝,而自己呢?想到去年补缺陕西督粮道,这个官位得来不易,要应酬答谢的官员不少,仅此一项“别敬”,自己都还没有特别送重礼,就是普通正常的孝敬,就花去了几万两,最后,新官还没上任,自己就已经欠了两万多两银子的债。

        张集馨苦笑的摇摇头,百姓赤贫,尚无外债,自己为官,却是负债累累,不知是谁可怜来?想到自己入官场之初,也曾锐意进取,想治国平天下,可最后也是迫于官场现实,成了一个明哲保身的圆滑官僚。看来京城这大油锅里出来的人,十有八九都是变得滑不溜手的人了,像林则徐大人那样的清水,似乎太少太少了。

        看着锅内的米粥渐渐落下,张集馨大声吩咐道:“另起锅架,继续煮粥。”众官差听了吩咐,又起了十余口大锅熬煮。

        这时,只见官差弹压线外,一个衣着光鲜的四十余岁的汉子站在哪里看着自己发笑,张集馨细看之下,心中一凉,这人却是陕西西安府乔家商号分号的掌柜戴豪。想到自己在京城时候就已经向乔家商号的汇通票号借贷了两万多两银子,到了西安府又是向西安府的汇通票号借贷了五千两银子,按自己的俸禄却是还不起的,看着戴豪在那里等着,张集馨不禁有些坐立不安。

        说也奇怪,那戴豪既不上前找自己说话,也不走,只是在那里看官府发粥,张集馨暗想只怕是在看热闹,并非是来催逼自己还钱的。

        眼看着日头已经到了未时,数千名百姓都领到粥米,渐渐散去,回到官府为他们搭建的棚舍休息去了。张集馨招呼官差们收拾锅具、柴垛,搬运粟米,准备晚间的派粥之事。

        忽听那戴豪叫道:“张大人,能否借一步说话?”

        张集馨脸色一沉,暗叹该来的还是来了,当下连忙吩咐官差继续准备,自己快步走到戴豪身边,拉着他走到一边,看看四周无人注意,焦急的低声说道:“我知道这个月的利息到了,你也不用催的那么急吧。”

        戴豪却失笑说道:“张大人你误会了,小的不是催你还钱的,是有件事请你帮忙。事成之后,咱们的债务可以一笔勾销。”

        张集馨一听,心中一动,问道:“什么事?”

        戴豪看了看四周,悄悄的和他耳语了一阵,张集馨听完,连连摇头说道:“这事很是难办,弄不好会掉乌纱帽的。”

        戴豪微微一笑说道:“其他地方也会如此办理,大人只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可,而且事成之后,除了免除债务,我们乔家商号还会奉上一万两银子的。”

        张集馨脸上阴晴不定,沉吟良久,咬牙说道:“好吧,可我丑话说在前头,只有十日,十日之后我就会上报的。”

        戴豪笑道:“大人放心,十天足够了。”

        酉时,粥铺重开,众官差却发现领粥的百姓似乎少了千把号人,而且都是些年轻力壮的人,不经很是奇怪,并报到张集馨那里,张集馨却呵斥道:“这领粥是自愿的,他自己不来领粥,有何奇怪?休得多言,来多少人,派多少粥。”那些官差一想也是,少些人领粥,自己也少辛苦几趟,可以早些回家,当下都只管发粥,不再多说。

        而城内各处米铺官府发售平价米粮的商号前,却比平时多了千把号人买粮。

        十天之后,山西归绥道归化城内,大盛魁米粮铺,掌柜的张奎一大早起来,却听伙计说有批米粮新到,价钱极是便宜。张奎听了心中一动,这西北之地产粮不多,外运到的粮食价格颇高,时值冬末,粮食更是稀缺,有便宜的粮食倒是可以看看,当下吩咐伙计将那行商人带进来。

        片刻之后,张奎见到了那行商人,只见他面黄肌瘦,脸上大大的一颗黑痣,长相甚是丑陋,两人寒暄几句,那行商人自称姓罗名明佳,张奎久在归化城,倒是第一次听到这名字,当下问道:“罗老板,是第一次到归化城来?”

        那罗明佳沙哑的声音说道:“是啊,本想贩运粮食到蒙古,但家中人有信至,家兄在家中吃了官司,急需银钱周转,这蒙古却是去不得了,只盼将这批米粮脱手后,赶回老家去。”

        张奎心中一亮,但面上不动声色问道:“不知罗老板有多少米粮呢?又想以多少价格出手呢?”

        那罗明佳说道:“我手上有大约一万石粮食,都是上好的粟米,价格嘛,我愿意以低于归化城市面价格一成出手。”

        张奎不急不缓的说道:“罗老板你这批货太多了,小号一时没有那么多现银交易呀,你还是另找他人吧。”

        那罗明佳一听很是焦急,说道:“张掌柜,你们大盛魁是这归化城的大商号了,你们都要不了,我上哪找人要去?这样吧,低一成半的价格,这可以了吧。”

        张奎为难的说道:“我还要向总号调银子,要不这样吧,两成,两成的话,我店里的存银倒是足够的。”

        那罗明佳一咬牙,说道:“好吧,谁叫咱时运不济呢。”

        张奎心中大喜,马上唤出伙计立约交易。

        而之后的几天内,大盛魁在山西、陕甘各地分号的粮油店里也都发生着同样的事情。更奇怪的是,几天之后,各地粮油店的帐房都似乎被贼人关顾过,但说也奇怪,没丢什么银钱,只是丢了些账册和交易的纸约。

        又过了七、八天,陕西兰州府陕甘总督衙门,林则徐看着沈葆桢呈上来的帐册和一些各地的奏报,脸上青筋爆现,一拍桌子,大怒说道:“这大盛魁好生可恶,偌大的商号,出银周济百姓是最少的,可胆子大到敢打平粜粮的主意。幼丹,据你所查,他们一共吸纳了多少米粮?”

        沈葆桢说道:“十余日前,各地陆续上报,有人在市面上,招收穷苦百姓,或派人伪装成百姓,四处收购官府所出售的平价米粮,导致各地官粮告罄,粮价开始上涨。我和几个探子都化妆成百姓前往各地查探,果然有人出银子,让我们前去买米,而所购得的米粮全都集中后装车运走,几经查探,才发现这些米粮都是运往各地大盛魁分号的粮油店。粗略估计,约有十万石以上。从这批米粮的成色和数量上看,都是我们官府的存粮。”

        林则徐听了大怒,喝道:“这些奸商良心给狗吃了,幼丹,你觉得现在该怎么办?”

        沈葆桢说道:“当务之急,先发公函给山西巡抚王兆琛、归绥道惠征,让他们先封锁归化城大盛魁总号,封铺拿人,截住这批米粮,务必要人赃并获。同时着各地官员缉拿招募百姓购粮之人,严格甄别购粮的百姓,同时各地官府也封锁各地大盛魁分号,务必截获收购的米粮。”

        林则徐点头说道:“就照你说的办,幼丹,这次事情办的不错。”

        沈葆桢点头应了,提笔开始书写公函。

        几天之后,山西巡抚王兆琛和归绥道道台惠征分别接到林则徐公函,立即开始严令查办,一时间,大盛魁陕甘、山西各地的商号具被官府查封,货物截留,掌柜、伙计下狱,风光一时的大盛魁陷入了空前的危机。

        具购进这批粮食的大盛魁掌柜和伙计供述,都是有几十个不同的行商之人分批卖给大盛魁的,大盛魁绝对没有到陕甘吸纳官粮。这几十个行脚商人,运送的都不多,每人多的一万石,少的千余石不等,银货两清之后,都说不出行踪来。按照掌柜、伙计所说的行商人物、名姓,官府各处查找,均是不见其人,而当时购米所立的纸约也都不翼而飞,大盛魁却是自己有苦说不出。

        ;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29/29469/16308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