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新华南环路 > 第三十一章:编钟的故事

第三十一章:编钟的故事


大巴车陆续来到了博物馆门口,老师和同学们陆续下了车,叶冰跟在初夏的身后,半步也不敢再离开,现在初夏有时会初夏走神,他必须保护这初夏才行!

        火辣辣的太阳照晒在了老师和同学的身体上,虽然很热,但却没有阻挡孩子们激动的心情。老师带领这孩子们陆续进入了博物馆,刚进门正对面的墙壁上挂着一面破旧不堪的中国红旗,上面有焚烧的痕迹,也有粘上去的泥土!

        老师站在红旗下对我们说:“这面旗,是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带领着我们中国军队打败日本军时所留下的,它的年代悠久,故事讲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只要大家记住,我们是中国人,这面旗是用我们中国人的双手打拼出来的,为了这面旗可以永存牺牲了无数的战士,无数的中国人!”

        同学们都知道这面旗的来历和用意,其实他们这次主要来博物馆是想看看青铜器还有古时候人们用的东西!

        老师带着同学们继续往里面走,这时来到了非常大的恐龙化石面前,老师指着庞然大物说:“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同学们一口同声的回答说:“恐龙化石!”

        老四想考考同学们便说:“大家知道这恐龙是什么时候灭绝的吗?”

        此时其他同学都不说话了,只有叶冰举手说:“恐龙是在6500万年前灭亡的!至于灭亡的可能性,据科学家推测第一是陨石碰撞,第二是彗星碰撞,第三是造山运动,第四是气候变动,第五是火山喷火,第六是海洋潮退,第七是温血动物,第八是自相残杀,我只知道这么多了!”

        同学们听了都赞不绝口,叶冰不仅会吹曲,还知道这么多的历史,真是让人赞叹不已,为此老师也对叶冰非常欣赏。

        老师笑着对同学们说:“是的,叶冰同学说的非常对,先有的恐龙化石已经不多了,像这样看似完整的骨架已经少到十指可数的境界,是我国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

        老师继续带着同学们来到了摆物台前,只见摆物台上放着一个沾满灰土的东西,老师对同学们笑着说:“那位同学知道这是什么吗?”

        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雨霏曾让妈妈带着去过博物馆,虽然那时小,但也有些记忆,她见过这东西,妈妈也给他讲过,她举手说:“老师我知道!”

        雨霏对大家笑了笑说:“这是古代编钟,只是编钟不完整而已,这只是编钟的其中之一的发音,编钟共有六十五枚,全部为青铜铸造,制作精美。钟架呈曲尺形,铜木结构。钟列在钟架上分上、中、下三层。上层钟十九枚,中、下层钟是编钟的主体部份,分为三组,这三组钟形制各异。一套称为“琥钟”!我妈妈就给我讲了这些,其他的不知道啦!”老师甚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说:”说的好,下面就让我来完整的给他家介绍一下这个编钟的故事吧!战国早期著名青铜乐器。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曾侯乙,是战国时代曾国(今湖北随州、枣阳一带)一个名叫“乙”的诸侯。此人死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1978年曾侯乙墓被发现并开掘,使得许多埋藏地底的珍贵历史文物得以重见天日。现存湖北省博物馆。关于古代乐器,在曾侯乙墓中有着惊人的发掘。墓的东室有琴(十弦)、筝(?)、五弦(?)各一件,瑟五件,笙两件和悬鼓一具。沿北墙放有编磬,靠东南角放着巨大的建鼓。此外,还有篪两件,排萧两管,瑟七件和枹鼓等等。其中最为辉煌,堪称“国之瑰宝”的,要数庞大的乐器组合——编钟。编钟共有六十五枚,全部为青铜铸造,制作精美。钟架呈曲尺形,铜木结构。钟列在钟架上分上、中、下三层。上层钟十九枚,中、下层钟是编钟的主体部份,分为三组,这三组钟形制各异。一套称为“琥钟”,由十一枚长乳甬钟组成;第二套称为“赢司(音sì)钟”,由十二枚短乳甬钟组成;第三套称为“揭钟”,由二十三枚长乳甬钟组成。每件钟体上都镌刻有错金篆体铭文,正面的钲间部位均刻“曾侯乙乍时”(曾侯乙作)。琴它体的铭文,基本是关于五声音阶名与八个变化音名;敲击每一只钟的正、侧都可以奏出升、降两个音。曾国其他五均调高铭文,曾国与晋、楚等国律名的对应文字等等。这些铭文是研究我国古代乐律极其宝贵的材料。曾侯乙编钟的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略次于现代的钢琴。中声部约占三个八度,由于有音列结构大致相同的编钟,形成了三个重叠的声部,几乎能奏出完整的十二个半音,可以奏出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音乐作品。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推想,这套编钟演奏时应由三位乐工,执丁字形木槌,分别敲击中层三组编钟奏出乐曲的主旋律,另有两名乐工,执大木棒撞击下层的低音甬钟,作为和声。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因为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曾侯乙墓编钟的铸成,表明我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它是我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市的一座战国早期墓葬——曾侯乙墓中。出土时,整套编钟耸立如故。钟在我国商朝时就已出现,最初只有3到5枚,到周朝增到9至13枚,战国时发展成61枚。人们按钟的大小、音律、音高把钟编成组,制成编钟,演奏悠扬悦耳的乐曲。曾侯乙编钟共65枚,其中1枚是战国时楚惠王赠送的镈。编钟分八组,共分三层悬挂在铜、木做成的钟架上。包括钮钟十九件,甬钟四十五件及一件镈钟,共六十五件,总重量达2.5吨。钟架全长10.79米,高2.73米,由六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托着。六十五枚编钟的总重量达3500千克,它的重量、体积在编钟中是罕见的。钟上大多刻有铭文,上层十九枚钟的铭文较少,只标示着音名,中下层四十五枚钟上不权标着音名,还有较长的乐律铭文,详细地记载着该钟的律名、阶名和变化音名等。这些铭文,便于人们敲击演奏。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有五个八度,比现代钢琴只少一个八度。钟的音色优美,音质纯正,基调与现代的C大调相同。考古工作者与文艺工作者合作探索,用此钟演奏出各种中外名曲,无不惊叹。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一个光辉成就,为今天古音律和编钟制造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最大的编钟一九七八年发掘的举世闻名的我国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我国古代最庞大的乐器,它共六十四件,(计钮钟十九件,角钟四十五件),分三层悬挂在满饰彩绘花纹的铜木结构的钟架上,每层的立柱是一个青铜佩剑武士。它们的形体和重量是上层最小,中层次之,下层最大。最小的一件重二点四公斤,高二十点二厘米;最大的一件重二百零三点六公斤,高一百五十三点四厘米。它们的总重量在二千五百公斤以上。钟架通长十一点八三米;高达二点七三米。气魄宏大,场面相当壮观。这座墓的下葬年代为公元前四三三年,距今二千四百一十余年。它的出土引起国内外的重视,被认为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八十年代初,湖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佛山球墨铸铁研究所、武汉工学院和哈尔滨科技大学等单位上百名科技人员通力协作,采用了激光全息摄影和扫找电镜等现代技术手段,发现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干四百多年前就摸索出了铜、锡、铅三种成份的最佳配方,以获得优美的音色;掌握了钟体大小,钟壁厚薄与音高的严格比例,铸造出不同音高的编制系列;设计了“合瓦式”的独特钟形与复杂的钟腔结构,形成了奇妙的一钟双音和优美的旋律。这套编钟都能别两个乐音,全部音域贯穿五个半八度组,高音、低音明显,中间三个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由于有了完备的中间音,所以能在任何一个音上灵活自如地旋宫转调。尤为可贵的是,钟体和附件上,还篆刻有二千八百多字的错金铭文,记载了先秦时期的乐学理论以及曾和周、楚、齐等诸侯国的律名和阶名的相互对应关系,这一重大发现,据弃了所谓“中国的七声音阶是从欧洲传来、不能旋宫转调”的说法。为了使这套中华乐器史上珍贵的国宝发挥更大作用,科学工作者将曾侯乙编钟进行复制。一九八三年一月六日至九日,中国音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学会、考古学会的学者专家共八十多人,在武汉对复制的编钟进行了鉴定。专家通过聆听和比较原件和复制品每个钟的音色、音高,并交替欣赏原件的录音和复制编演奏的《胡笳十八拍》、《梅花三弄》、《浏阳河》、《圣诞夜》等中烁曲。他们认为复制品确实达到了原件的音响效果,高音区清脆,明亮,悠扬;低音区浑厚,深沉,气势磅礴。其中演奏出的大多数音乐与原件的差异小于正负五音分之内,为一般听众所难以辨别。”

        老师看着发呆的学生们笑着说:“同学们听明白了吗?不过这些你们不需要了解太透彻,尽自己力量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雨霏同学说的那些,大家记清楚就好了!”

        在场的所有天真无邪的同学已经对古代充满了好奇,恨不的现在就穿越古代去研究研究。

        ;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9/19817/13307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