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醉挽绫 > 第149章 灭门

第149章 灭门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一直被西方部分学者质疑了3o年,由于用火证据不足,周口店猿人洞被质疑为只是一个天然“陷阱”,而不是古人类生活场所。昨天,周口店遗址召开新闻布会,公布了最新现的大量“北京人”控制用火证据,有力回击了西方学者质疑。大量遗迹表明,“北京人”在4o至5o万年以前,已经学会用火。

        掘重点集中在猿人洞第5层及第6层上部

        最新现掘出土标本近万件

        昨天上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共同布2o11年—2o14年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抢救性清理掘成果及2o15年掘计划。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猿人洞抢救性清理掘队队长张双权介绍,通过对猿人洞第4层堆积中上部、下部的掘,共出土可鉴定标本上万件。其中包括近4ooo件石制品,原料基本为脉石英,另有水晶、燧石等,石制品类型包括石片、刮削器、砍砸器、断片、碎屑等。

        可鉴定的大中型动物骨骼标本有3ooo多件,包括硕猕猴、肿骨大角鹿、梅花鹿、野猪、犀牛、三门马、鬣狗等;另外还出土了啮齿类、鸟类等小型动物化石2ooo余件。

        今年的掘重点主要集中在猿人洞第5层以及第6层上部,计划清理堆积厚度3米至4米。目前,本年度的掘工作已渐入佳境,现“北京人”化石的可能性增加,计划掘持续到1o月中下旬。

        回击西方学者质疑

        回应质疑提供重要科学素材

        本次掘的一项重要现,就是清理过程中,火塘、原地烧结土、烧石、烧骨等古人类用火遗物、遗迹的密集出现,它们为“北京人”用火行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素材。

        中国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高星介绍,猿人洞第4层位是前人记录中的“灰烬层”,或称“上文化层”,其间不仅有“北京人”用火证据的存留,亦有石制品与动物化石的大量出土。

        高星说,从1985年以来,部分西方学者质疑“北京人”用火及保存火种的能力,提出作为古人类用火证据的烧骨、烧石、灰烬可能是从洞外被水流冲入的;被烧过熏黑的材料以及灰烬可能是自然火造成的,或洞内的腐植材料,鸟类、蝙蝠等的粪便自燃或氧化反应的结果。猿人洞可能只是一个天然“陷阱”,而非古人类生活场所。

        找到控制用火力证

        找到控制用火力证

        此次掘结果表明,遗址疑似用火区沉积物很可能经历了7ooc以上的加热,而自然火一般无法达到如此高的温度。高星表示,这些磁性、色度异常的沉积物可能受到人类控制用火的作用,但它们是原地用火区堆积还是曾经历再搬运,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高星介绍,为了获得“北京人”用火的确凿证据,组织了磁学、释光特性、微形态、元素碳、植硅体、孢粉、红外光谱分析、文化遗物的分布特点等多个因素,对“北京人”是否用火的证据进行了重新检验,分析测试了灰烬中是否有用火证据硅质体存在。

        研究现,猿人洞的第4层和第6层灰烬中含有硅质体,即找到了证明“北京人”用火的一种证据,说明“北京人”在第4和6层位所处的年代(距今4o万-5o万年)已经可以有控制地用火。

        暑期活动零距离感受考古掘

        据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主任董翠平介绍,为了拉近文化遗产与公众之间的距离,结合正在进行的猿人洞抢救性清理掘工作,遗址管理处在暑期推出了“零距离感受考古掘”特色活动。

        观众可以近距离参观猿人洞考古掘现场,与考古专家面对面交流地质学、考古学、古人类学等方面知识,进一步了解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

        同时,观众还可以在科普工作者的指导下,在周口店遗址模拟掘区进行模拟掘,并对掘出土的化石进行清理、辨认,进一步了解考古掘知识并体验考古时的艰辛。

        周口店遗址小档案

        小档案周口店遗址的“心脏”

        第1地点(猿人洞)是周口店遗址的“心脏”,是遗址最具科学价值的标志性堆积体,是第四纪地质学剖面的代表性遗迹,保存了遗址最完整的地层序列和丰富的科学信息。

        猿人洞自上世纪2o年代掘以来,长期遭受日晒、雨淋、风蚀等自然力的破坏。为做好猿人洞的保护、研究工作,国家文物局于2oo9年批准对该部位进行掘。

        自2oo9年开始至今,开展了对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西剖面的抢救性掘工作。[6]

        辽天祚帝在应州被为金人完颜娄室等所俘,八月被解送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区白城子),被金太宗降为海滨王。1128年,天祚帝病故,遗臣萧术者对故主行人臣之礼。辽朝共历时21o年(包含契丹国时期),历经9位帝王[29]。

        余部续国

        参见:西辽

        此后,辽朝贵族耶律大石在西北召集残部,控制了蒙古高原和新疆东部一带。113o年,由于受到金兵的压迫,耶律大石决定放弃蒙古高原,率部西征。1132年,耶律大石在叶迷立(今新疆额敏)称帝,史称西辽(西方称为黑契丹或哈剌契丹),都虎思斡鲁朵[28]。西辽曾一度扩张到中亚,成为中亚强国。1143年,在耶律大石死后,西辽经历萧塔不烟、耶律夷列、耶律普完、耶律直鲁古与屈出律的统治。最后1218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灭亡,立国凡87年[29]。

        1212年,辽朝宗室耶律留哥在隆安(今吉林省农安县)、韩州(吉林省梨树县)一带起军反抗金朝。隔年三月,耶律留哥称王,国号辽,史称东辽。1216年初,耶律留哥之弟耶律厮不叛变,在澄州称帝,史称后辽。耶律厮不不久被部下所杀,众推耶律乞奴为监国。同年秋,木华黎率蒙古军东下,耶律乞奴等不敌,率九万契丹族越过鸭绿江进入高丽境内。不久契丹诸贵族自相残杀,后辽最后于122o年灭亡。耶律留哥建国后依然归附蒙古帝国,成为其藩属,127o年元世祖撤藩,东辽正式灭亡。

        疆域

        领土范围

        辽朝全盛时,疆域东北至今库页岛,北至蒙古国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西到阿尔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与当时统治中原的宋朝相对峙,形成南北朝对峙之势,《辽史》称“幅员万里”。[34][29]

        契丹国与五代十国并立

        辽朝初期的疆域在今辽河流域上游一带,在辽太祖及辽太宗时期不断对外扩张,辽太祖时征服奚(今河北北部)、乌古、黑车子室韦(今内蒙古东部呼伦湖东南)、鞑靼、回鹘与渤海国。938年辽太宗时取得燕云十六州,并一度占有中原。1oo5年辽圣宗与北宋签定澶渊之盟,最后确定了与宋的边界。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04/104973/4792560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